为了远程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汽车零部场展览会,王佳良最近在美国时间——天通宵在线,白天刷新了心情。
作为浙江创诺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佳良告诉第一财经,企业今年前8个月的出口同比增长近80%,长期来看将维持每年20%左右的产能扩大计划。 但是受大环境的影响,预计今年的销售额会和去年一样,所以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开拓市场,获得更多的订单。 同时,他们为了抓住这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正在积极开发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零部件套装。
作为中国汽车供应链的民营企业负责人,王佳良的感受很典型。 中国汽车出口超过德国,在强大的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公布的发布数据显示,今年9月,中国汽车出口30.1万辆,同比增长73.9%,再次超过30万辆。 今年1~9月,国内汽车企业出口211.7万辆,同比增长55.5%。 其中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倍。 1~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38.9万辆,同比增长逾1倍,占总出口量的18.4%。 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相比,中国也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前八个月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出口对汽车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7%,成为汽车工业对外贸易的新亮点。
全国轿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包括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的新动力。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供应链、技术、经济性、车型等方面也具有较强竞争力,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契机,成为众多中国汽车和部家企业想借力的东风
新能源“赶超”
将工厂设在中国上海的特斯拉,占新能源汽车出口的42.4%。 受疫情和能源危机等影响,特斯拉在欧美的工厂产能受到限制,依赖上海工厂,成为特斯拉出口的最大生产基地,迅速发展了周边的供应链。
同时,在向新能源积极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私家车企业品牌也在加速“走出去”。
连日来,时隔4年回归的巴黎车展上,比亚迪等多家中国自主车企在现场展示了丰富的车型,与大众、宝马、奥迪等欧洲车巨头缺席形成鲜明对比。作为造车新势力之一的何坎汽车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表示,今年9月交付18005辆,创历史新高,连续3个月获得造车新势力第一,同比增长134%,连续27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今年前9个月,任何汽车累计交付同比增长168%。 其中,自今年8月海外首发车型以来,截至9月中旬,哪些汽车在海外订单迅速超过5200辆,海外渠道发展到30家。
付炳锋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高增长是产业多年积累的必然结果。 10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 中国汽车企业积极转型,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无论是产品外观、质量、研发还是产能,都可以满足全球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特别是在芯片供应短缺令全球汽车企业承压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高增长,显示出中国完整产业链的优势。
不仅如此,他还表示,中国汽车品牌准确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的机遇,通过加快与智能网络的融合抢占先机。 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产品设计,基于车辆全生命周期的生态构建,是中国汽车拓展海外市场的一把利器。 这是海外用户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兴趣高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何汽车相关负责人建议,在智能电动时代,中国车企有机会在弯道超车。 未来3~5年,是一个汽车企业能否“活下去”的时间窗口,“也许2025年以后还在牌桌上,才有机会继续发展”。 接下来的3~5年是电动汽车课程,接下来的课程是智能汽车课程。
供应链即时反应
在新能源汽车出口旺盛的背景下,汽车供应链也在积极拓展产能,转型升级。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汽车供应公司正在满负荷运转。 “工厂的重要零件基本上是早上生产多少,中午客户带多少。 ”苏州亿创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晏培杰表示,公司成立不到三年,就成为了一些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供应商。
浙江欧迪安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配套营销部经理赖传军表示,在他们的生产车间,平均每天能下线约2万根等速驱动轴组件。 目前,企业出口比例为60%。 今年前9个月公司实现销售额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
为了满足公司的长远发展,赖传军已上马的欧迪安二期项目,预计今年9月关闭,明年下半年投产,将发挥新增400万根等速驱动轴总成的生产能力,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付炳锋认为,从总体上看,当前中国汽车出口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出口国越来越全面,曾经以中国友好国家和发展中市场为主,现在开始积极布局欧洲等主要市场,其中新能源汽车最为出色。 二是出口车更先进,以前多是低端车,现在很多企业开始用高端车进入市场;三是出口战略从过去的被动,到现在的主动出击,除了本地工厂建设、跨境品牌合作外,还自制了销售渠道
比起数量的增加,质量和品牌力的提高更为重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中国汽车的出口方式目前仍以整车出口为主,部件是作为零部件出口海外组装的。 因此,像日本和德国企业那样在海外建厂等模式和经验值得中国车企学习。
何某汽车相关负责人指出,在新能源汽车增长势头下,随着产业发展进一步向战略纵深推进,一些核心技术的缺失将阻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提前布局智能化生态建设十分迫切。
再加上近年来,受疫情和能源不足等影响而停滞不前的全球车企巨头,也在今后加速转型,加剧中国车企品牌面临的竞争。
因此,积极向新能源汽车和中高端产能转型,同时坚持内销和出口、燃油车和新能源“两条腿走路”,根据市场走势适时调整产能和布局,是很多中国汽车制造在机遇和挑战并存中的对立面
乘联会提出,在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将走出国门。 国外认知度提高,服务网络完善,该领域市场前景有望继续向好。